硅碳棒通电加热后,温度会迅速升高。一般在空气中,当棒的温度达到800摄氏度时,表面开始发生氧化反应。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到1000~1300摄氏度,碳化硅棒的发热部分会与空气发生反应,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。二氧化硅会凝结在碳化硅棒的表面,从而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。
当杆体温度继续上升到1550℃左右时,由于二氧化硅的不断生成,保护层的厚度会变得更厚,可以将碳化硅杆与空气隔绝,有效保护杆体,从而开始降低U型硅碳棒的氧化速度。
但是,二氧化硅保护层也有一定的熔点。如果棒的温度继续升高到1600℃以上,二氧化硅的保护层会因温度过高而脱落的反应而被破坏,这时碳化硅棒的氧化速度会再次加快。在使用中,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。电阻炉或工业电炉的结构要设计合理,安装过程中要注意硅碳棒的位置,避免等直径硅碳棒在使用过程中温度过高或出现其他电气故障,大大降低碳化硅棒的使用寿命。